目 錄
總序 1
序(Franz-Karl Ehrhard) 3
漢譯說明
12
《秘密藏續釋論 • 十方除暗總義
• 光明藏》
前分 15
正分 19
甲一 說續之「大」
20
乙一 廣大共通諸續 21
乙二 甚深不共秘密藏續 22
甲二 詮說續義
30
乙一 廣大共通說
30
乙二 甚深不共說
30
丙一 為明所詮支分而說續名 34
丙二 略說所詮諸要義 38
丁一 為智者入支分而說續之需要與關聯 38
丁二 建立具彼需要之續義 43
戊一「續因生起」緣起 43
戊二「續緣生起」緣起 46
戊三 遍知續義果 50
己一 總說三續建立 50
庚一 基 50
辛一 開示基自性壇城 50
辛二 未證悟彼性迷亂相 52
辛三 說迷亂亦不離體性 56
辛四 說回遮迷亂相 57
庚二 能證道續(方便續) 62
辛一 道性 62
辛二 分別 63
壬一 總說 63
癸一 分二乘 63
癸二 說五乘 63
癸三 立九乘 74
壬二 別說 76
癸一 說生圓二次第 76
子一 生起次第 76
子二 圓滿次第 78
癸二 說方便解脫二道 81
子一 方便信解道 81
子二 智慧解脫道 83
辛三 行道相 86
庚三 究竟果續 96
己二 別說道續 98
庚一 說種種總別次第相 98
庚二 說正題 99
辛一 見地 100
壬一〔見之〕本性 101
癸一 總說共見 101
癸二 別說不共見 102
壬二〔見地〕分類 103
壬三〔以正理〕成立〔三種見〕103
癸一 成立密乘見超越顯乘 104
癸二 成立勝密乘甚深見 105
子一 總說 106
子二 別說 109
丑一 各各建立 109
寅一 建立清淨 109
卯一 建立清淨之理 109
辰一 顯現建立為本尊 109
辰二 有境建立為智 115
卯二 破除非理 120
辰一 總說 120
辰二 分別說 123
寅二 成立平等性 124
卯一 何因成立 124
卯二 由彼決定平等性之理 124
寅三 建立無二 127
丑二 總建立〔密咒道見〕 129
寅一 直接建立 130
寅二 間接建立 131
壬四〔建立見之〕需要 135
癸一 總說 135
癸二 別說 136
辛二 等持 138
壬一〔等持之〕體性 139
壬二〔等持〕類別 139
癸一 體性類別 139
子一 生起〔次第〕等持 140
子二 圓滿〔次第〕等持 140
癸二 時際類別 141
子一 加持瑜伽 141
子二 分別瑜伽 141
子三 圓滿瑜伽 142
壬三〔等持〕修法 143
壬四〔等持之〕需要 149
辛三 行持 151
壬一〔行持〕體性 151
壬二〔行持〕類別 151
壬三 成立行持之理 152
癸一 總說 152
癸二 別說 154
子一 行智慧雙運之相 154
子二 行方便誅殺之相 156
壬四〔行持之〕需要 158
辛四 壇城 160
壬一〔壇城〕體性 160
壬二 類別 161
癸一 基壇城 161
癸二 道壇城 161
癸三 究竟果壇城 162
壬三 成立〔壇城〕理趣 164
壬四〔壇城〕需要 165
辛五 灌頂 166
壬一 體性 166
壬二 類別 167
壬三 成立彼〔灌頂〕理趣 168
壬四〔灌頂之〕需要 169
辛六 誓句 171
壬一 體性 172
壬二 類別 172
癸一 總說 172
癸二 別說 173
子一 五根本誓句 173
子二 十支分誓句 181
丑一 不捨五毒 181
寅一 五毒為五佛種姓 182
寅二 以方便轉為道用而顯現智
184
寅三 為證悟攝持而成智慧體性
186
丑二 不捨五甘露 187
壬三〔誓句〕要義 188
壬四〔誓句之〕需要 190
癸一 總說 190
癸二 別說七功德 191
辛七 修證 194
壬一 體性 194
壬二〔修證〕類別 194
癸一 總說 195
癸二 別說殊勝會輪 197
壬三〔修證〕建立 199
癸一 如何修證之法 199
癸二 如是修證之果 202
子一 顯現智 202
子二 空性智 203
子三 雙運智 203
壬四〔修證之〕需要 210
辛八 供養 210
壬一 體性 211
壬二 類別 211
癸一 不共〔供養〕類別 211
癸二 共〔供養〕之會輪 215
壬三 會供理趣 219
壬四〔供養〕需要 221
辛九 事業 222
壬一 體性 222
壬二〔事業〕類別 222
壬三 修〔事業〕之理趣 225
癸一 上等 225
癸二 中等 226
癸三 下等 227
壬四〔事業〕需要 230
辛十 手印 231
壬一〔手印〕體性 231
壬二 類別 232
癸一 總別 232
癸二 別別 233
子一 與生起次第相應 233
子二 與圓滿次第相應 233
壬三〔手印〕理趣 235
癸一 了知手印〔理趣〕 235
癸二 了知彼印印持〔理趣〕 237
壬四〔手印之〕需要 238
辛十一 密咒 239
壬一〔密咒〕體性 239
癸一 字母密咒因 240
癸二 本性具四成就 240
癸三〔密咒〕能力無礙果 243
壬二〔密咒〕類別 244
癸一 總分 244
癸二 別分 245
癸三 殊勝分 246
壬三 趣入〔密咒〕理趣 247
癸一 以甚深智慧於密咒生信 248
子一 本尊密咒無二見 248
子二 斷除障彼之三種虛妄分別 248
癸二 以甚深等持住於密咒所緣 252
子一 正行 ─ 明觀等持 252
子二 助緣 ─ 以見地攝持 253
癸三 以甚深精進圓滿密咒行 253
子一 前行 253
子二 正行 254
子三 後行 256
壬四〔密咒之〕需要 257
戊四 結尾圓滿囑託 258
己一 以無二相託付甚深續義 258
己二 開示所囑託器之殊勝 261
丙三 廣說能詮續義 264
徵引書目 268
附錄
《不敗尊者傳》(敦珠法王造) 280
近代西藏宗派融和派大師不敗尊者傳略 293
《秘密藏續釋 • 十方除暗總義
• 光明藏》藏文本 332